01 Chapter 1:通信的基本概念
1 基本概念
通信的需求起源于人们想要把一段信息传输到另外一个地方去。如果距离近,例如两人面对面,那只需要开口说话就行了,但一旦距离很远,通信需要各种各样的工程方法。
1.1 信息,消息与信号
例1 :Alice想要传递“一起去旅游”的信息给Bob,她可以写短信,可以打电话,可以发起视频聊天,这代表着信息能够被表达成不同的消息。而她无论采取哪种方式,最终都会变成电磁波传播出去。也就是消息会被转换成信号。
Information(信息):就如同例1中讲述的一样,无论采取短信,电话还是视频聊天,最终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,蕴含在这些形式中的东西称之为信息,它是我们要表示和传送的对象。
Message(消息):对于同一个表达的意思,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,可以说消息是信息的载体。
Signal(信号):现代通信系统中一般指代电磁波,我们拿到了消息,需要将其转换为电磁波再通过天线发送出去。所以信号是消息的承载者。
1.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
信号实际上是有两个维度的,第一个维度是时间,第二个维度是取值。我们可以简单排列组合这两个维度的连续与离散情况。例如时间连续取值离散,时间离散取值连续等等。
模拟信号:取值连续,时间连续或离散的信号
数字信号:取值离散,时间连续或离散的信号
可见,取值离散的我们才能称之为数字信号,这是因为数字电路或者计算机中无法存储精度无限的值
1.3 通信与通信系统
例2:Alice准备发送消息了,她选择使用手机打电话。Alice的声音被转换为电磁波,通过天线在空气中传播到运营商的通信设备里,最终传输到了Bob的手机上。
通信:如例2中Alice用手机打电话一样,使用电信号来传输包含信息的消息就是通信。
通信系统:在例2中,Alice的语音是通过了一系列设备,包括手机,运营商设备,空气等等传到了Bob电话里,这一系列完成通信过程的电子设备和信道(在这里是空气)就是通信系统。
2 通信系统
2.1 系统框图
在例2中,我们看到了一整个通信过程。Alice生成了信息,她是信息源,手机以及手机中的天线发送了信号,它们是发送设备。空气作为了传输的信道,因为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,而更多的传输过程发生在了运营商设备中。Bob的手机则是接收设备,Bob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是信宿。
一般通信系统
Transmitter:将消息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
Channel:信号传输的媒介
Receiver:将信号转换为消息
Recipient(信宿或受信者):消息的目标物体。
2.2 系统指标
例3:Bob喜欢看网络视频,他不喜欢网络速度太慢,这样要等很久才能看得到接下来的画面。Bob也喜欢玩网络游戏,但他不希望网络游戏的信息传输出现错误。也就是说,我们希望通信系统既高效(efficiency)又可靠(Reliability)。
为了提升efficiency,我们发明了信源编码,它包括了AD转换,数据压缩等来减少信息中的冗余,尝试用更少的二进制数字来表示信息。因为要传输的东西通过编码变少了。所以efficiency提高了
为了提升reliability,我们发明了信道编码,它通过增加冗余来让信号在未知信道中也能可靠传输。典型代表就是纠错和检错能力。通过携带额外的信息让接收端有能力发现传输中的错误,甚至修改错误。
2.3 数字通信系统
数字通信系统使用二进制码来进行通信
优点
- 抗干扰能力强
- 差错控制
- 易于处理,传输,存储
- 易于从不同信息源传输信号
- 易于整合与加密
缺点
NASA向太空发送了一个旅行者号卫星,上面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信息,但我们可能永远收不到回信。这是一种只有发送者向接收者发送的通信。
- 对讲机在其中一个人说话的时候,另一个人不能同时说话,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,原来那个人就不能说话,这是一种双方同时只能有一个人作为发送者,另一个人作为接收者的通信。
微信视频聊天的两人能够同时看到对方的画面,双方既要同时发出视频信号,也要同时接收视频信号,这是一种双方同时都是接收者和发送者的通信。
单工(Simplex):one-way的通信系统,一方为发送者,一方为接收者
- 半双工(Half Duplex):two-way的通信系统,双方都是发送者,接收者,但是通信不能同时进行。
- 全双工(Full Duplex):two-way的通信系统,双方同时发送与接收。
例5:如果我有五根电线,那么我一次就能往线的另一头传输5bit的二进制数字,如果我只有一根线,那么我这5个bit的数字得一位一位传过去。
并行传输:一次性,同时传输n个bit
串行传输:将二进制数字一个一个传输。
3 信息量
我们之前提到过,信息蕴含在消息中,而对于接收者来说,真正要关心的是消息当中的不确定性。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量。
例6:这其实与编码是有关的。假设我们现在有一个八面体,要表示的消息是八面体抛掷后朝上的一面的结果。那么一共有八种可能性。我们现在用二进制码传输这个结果,二进制码来表示八种可能性,则需要三位,我们要传输3bit的二进制数。如果是十六面体呢?那需要4bit的二进制数。如你所见,随着面数增加,不确定性增加,需要编码的长度也变得越来越长,要传输的消息量(二进制位数)就越来越多。
这其实也反映了通信编码中的一个Philosophy:我们始终要用足够的长度来编码所有的可能性。
3.1 信息量计算
Shannon提出,信息量应该由以下公式计算
其中 x 是概率事件,P(x) 表示 x 发生的概率。
- a=2,计算结果的单位是bit
- a=e ,计算结果的单位是nit
- a=10 ,计算结果的单位是Hartley
4 度量通信系统的性能
在前文提到过,我们希望通信系统有好的efficiency同时有好的Reliability,我们现在正式给出其定义
(1)efficiency:高效的传输消息,在合适的方法下传输最大量的消息。
(2)reliability:系统可靠地传输消息,一般依赖于系统的抗噪性能。
工程中,efficiency和reliability是一个tade-off,增加其中一个会导致另一个下降。
4.1 度量efficiency
1)Efficiency的第一个度量就是传输的速度。在速度的度量中,我们有两个指标,Transmission symbol rate(传码率)和Transmission bit rate(传信率)。这是因为我们的信息源总是以symbol来定义的,就例如例7中Bob的游戏稀有度一样,有四个可能性,就意味着信息源是四元的。当我们想告诉别人Bob抽出了哪个稀有度的角色,我们只需要告诉他这四种可能性中的一个就行了。但当我们以二进制表示这四个Symbol的时候,每个Symbol需要两个bit编码,这个时候我们传输一个Symbol就意味着我们传输了两个bit。
Transmission symbol rate(传码率):$R_B$ ,每秒传输的symbol数量,单位为是 $B a u d$ 。
Transmission bit rate(传信率):$R_b$ ,每秒传输的bit数量,单位是bit/s,有时也写作bps,是bit per second的缩写。
现在我们给出 $R_B$ 的计算方法,它的公式是
5.传输过程
6.1 对于传输资源的描述
(1)信道带宽:告诉我们目前信道最大能利用的带宽有多大,它定义为最大能传输的频率减去最小能传输的频率。
2)传输功率:指的是发出信号的时候功率有多大,这通常决定着信噪比,因为发出信号之后,信号就会在信道中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,只要发出功率大,信噪比就越高。
6.2 传输损耗
由于材料会吸收电磁波等等原因,信号的功率或者振幅随着传输距离会降低,这称作Attenuation(衰减)。
噪声对信号可能造成波形的变化,让我们辨认不出原来的波形,这称作Distortion。
两根电线或者两个通讯设备靠的很近的时候,可能一个设备会干扰另一个设备,这叫做Interference。能够忽略两个设备相互干扰的最小距离称作Interference range
6.3 波形问题
假设我们要传输一段二进制码,二进制码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用矩形波来表示,矩形波振幅为1的时候表示1,振幅为0的时候表示为0。
在传输的信号叠加噪声之后,波形可能失真程度很大。如果两个波峰挨得很近,那么极有可能在叠加噪声之后重叠在一起,一旦波峰重叠,我们将失去信号的特征,这是传输错误就发生了。于是,为了防止波峰重叠,我们需要考虑矩形波中波峰的距离。但是,这将直接影响我们传输的速度!如果矩形波能够由持续时间短且密集的波峰组成,那么在一小段时间里我们就能传输很多二进制码!
7 信道容量
既然信号的传输会因为噪声的影响而发生错误,那么给定一个信道,它最大能用多少的速度来传输bit而不出错呢?回顾之前看到的信道资源和影响信道的因素,它肯定和信道带宽和信噪比有关。
Shannon也给出了计算最大传输率的公式
其中 S 是平均信号功率, N 是平均噪声功率。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称作信道容量,它的意义是给定信道,信道理论上最大能够以多少速度传输bit而不出错。单位是bit $/ s$ .
Shannon公式计算出的最大传输速度实际上是指理论上,存在一个方法能在这个速度之下传输而不出错。它具有很强的工程指导意义。当我们想要达到某个传输速度的时候,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带宽和信噪比来设计我们的通信系统。
那么,我们是否可以无限增加带宽来提升信道容量呢?
答案是不行的。不幸的是,信道噪声的功率通常与带宽相关,我们在之后的学习中会常见的这个公式
它意味着噪声功率和带宽成正比,正比的系数是 $n_0$ ,这种噪声在之后的章节会学习到。
现在,我们使用这个公式更新我们的Shannon公式
注意到,当我们增加带宽的时候,信噪比不断缩小,那么式子中 $\log _2\left(1+\frac{S}{N}\right)$ 也在不断缩小,而B作为乘法因子在不断扩大,这显然是一个存在的极限!
也就是说,就算我们无限制增大带宽,信道的容量也会有一个饱和的数值。我们无法获得无限的信道容量。


